導語:中國是一個崇尚制木而又善治木的國家,綿延千年木之于生活,是實用性的載體、生活印記的縮影也是文化生長的根源。不忘來路,始知歸處。匠人記錄時代,尋源根脈待春來。騰訊家居專訪《渝木尋根》項目發起人、奢匠全屋定制董事長王延容女士,了解溯源之旅背后的故事。

“當時跟朋友路過一個民間木文化博物館,便想著順路去看看。一走進去,便被震撼。參觀一遍下來,被古人的制木智慧深深折服。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那扇全卯榫鏤空結構的隔扇立體雕花窗,雕工精湛細膩,寓意深遠豐富,很難想象當時的匠人全手工打造傾注了多少心血。”王總回憶到。

過去一直以為被稱為蠻夷之地的巴渝之地生活是粗糙的,藝術是欠缺的。然而,面對這些完全被藝術化的生活物件,才知道我們祖先的生活如此富足,精神世界這般飽滿,竟然創造這么多永垂不朽的生活藝術。
透過這些歷經歲月沉淀的物件兒,我們可以清晰的感知背后匠人的匠心。傳統木作技藝靠著手傳心授,師傅們在傳授手藝的同時,也傳遞了精于工、匠于心、品于行的精神,匠人、匠心的相輔相成構建了燦爛的木文化體系。然而面對工業文明的快速發展,傳統工匠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,在這個凡事追求高效的時代,匠人精神面臨無人問津的荒涼。我們應該做點什么,將這種精雕細琢、精益求精、追求極致的匠人精神傳承下去,溯源過去回歸本心,《渝木尋根》就此誕生。
一路走來,《渝木尋根》探訪大圓祥博物館,感嘆巴渝先民制木智慧之高超;走近至今仍在堅持手工制作家具的老木匠楊師傅,敬佩他“擇一事,終一生”的堅守,傳承匠心的精髓-專注;對話由傳統工匠轉型為現代化匠人的袁師傅,了解個體在時代背景下的取舍,以及如何與時俱進為匠心注入新的內涵;攜手造物空間創始人大蔡,探討如何通過體驗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木文化的魅力?!队迥緦じ返膬r值,在于守望傳統,更在于匠心的傳承、文化自信的延續,以“潤物細無聲”的方式喚醒大家對傳統文化、對匠心傳承的認知。


“除了敬佩與震撼,《渝木尋根》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巴渝人的自豪,一種同根同源的歸屬感。我對木文化的喜歡,蘊含著樸素的哲學思考。比如制木智慧的結晶-榫卯結構,外形精巧,遵循力學原理,起承轉合為活扣,是美觀與實用的完美結合,充滿了先民的互補共生、做事留余地的大智慧。”王總談到。
王總表示渝木尋根過程中,為奢匠全屋定制的產品也帶來了很多積極影響。從先民的作品中汲取靈感,以更符合當代人的生活方式與審美需求的姿態再次呈現在產品上,讓文化的傳承融入當下的生活方式,釋放更強大的生命力。尋源渝木知根脈,傳承匠心行至遠。這種理念貫穿了奢匠經營的始終,精雕細琢用心打磨,以追求極致的匠心去做好每一款產品。
